【峥嵘岁月】无畏前行的岁月

发布时间:2025-04-02

在岁月的深处,珍藏着一张黑白照片。它拍摄于1965年3月8日的河南郑州。在照片拍摄的三天后,照片上的人便背上行囊,奔赴太行山下的小城焦作,成为了第一批勇敢的“垦荒者”,开启了一段无畏前行的岁月。

这张照片记录的正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第一个轮胎企业——河南轮胎厂的奠基人马。其中,原桦林橡胶厂厂长邸永魁,是这批拓荒者的领路人。1928年出生的他,当时虽仅有37岁,却肩负起千斤重担。3月11日,邸厂长带领着这支朝气蓬勃的队伍,风尘仆仆地抵达焦作。这批建设者中,年龄最小的只有20岁左右,年龄稍长的也就30多岁,他们怀揣着同一个炽热的梦想——要建成新中国最好的轮胎厂!

破土动工:绝境中的奋起

在经过前期的研究、勘测、设计和批复后,1965年8月,接到上级对河南轮胎厂扩初设计批准,与此同时也收到了上级年内完成建设的指示。

此时的筹备处心急火燎,因为他们正深陷“三无”困境——没有施工图纸,没有建筑材料,也没有承包单位。

然而,困难虽如巨石,却阻挡不了建设者们前行的脚步。

8月17日,召开第一次河南轮胎厂工程施工进度会议;

一天后,施工队伍正式进场,开始清理施工现场;

一周后,施工材料进厂;

9月1日,原料仓库工程正式破土动工

设备选型与艰难建厂:对先进与品质的执着追求

“必须有先进的技术装备,代表我国轮胎行业的高水平设备”,这是当时化工部对河南轮胎厂的要求。为达目标,建设者们四处探寻,只为寻觅最合适的设备。

在建厂过程中,筹备处领导以身作则,制定了管理人员必须带头参加体力劳动的政策。当时,大家每天一起劳动,哪怕骄阳似火,哪怕寒风凛冽,从没搞过特殊化,也从没丝毫懈怠,这在全厂迅速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凝聚力。

与此同时,职工们更是发扬勤俭节约、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。“自己动手、改造环境”——从设计施工到生活设施,每一个细节都精打细算,每一笔费用都严格控制。在任务繁重、人员短缺的情况下,大家毫无怨言,一人多岗,工作有啥干啥,干啥就把啥干好,只为适应新建厂的需要。

困难重重 命运多舛

可命运似乎总爱考验这些勇敢的创业者。“文革”的风暴席卷而来,给建厂进程带来了阻碍。有设备迟迟不能按期到货,有些设备要么还在试制阶段,要么试生产出来却因质量和技术的难关无法正常发挥效率……

眼看着工厂早日开工投产的愿望遥遥无期,每一个职工的心都被揪得紧紧的。

时间紧迫,形势严峻,在这个关键时刻,广大职工没有被困难打倒。他们急中生智,经过激烈的研讨,决定采用“土法”生产——用硫化罐代替硫化机。这个大胆的想法得到了批准,工厂上下瞬间沸腾起来。

大家齐心协力,依靠自己的力量,投入到艰苦的奋战中。搞设计、跑材料、攻难关,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建设者们的智慧与汗水。经过整整八个月的不懈努力,三台 2M * 2M 的简易硫化罐终于安装完毕,年硫化能力达到70000条,工厂重新燃起了胜利的希望。

第一条轮胎诞生:梦想照进现实

1968年12月26日,正值寒冬,河南轮胎厂的厂房内外却似过年一般,热闹非凡,热气腾腾。市内的人们闻风赶来,带着满心的期待,给建设者们鼓劲加油;工厂的职工、家属也纷纷涌来,把整个车间围得水泄不通。

坚守在机台的硫化工人,已连续奋战了24个小时,食堂几次将热气腾腾的面条、馒头送到机台前。

14点整,硫化到点。当班值班长张德义同志的声音在车间上空回荡:“出锅!”刹那间,各工艺的工人迅速各就各位,秩序井然。

只见一条乌黑光亮的9.00 – 20规格轮胎脱颖而出,整个车间沸腾了!掌声雷动,欢声不绝,“土法生产”成功了!

这一喜讯迅速传遍全市,人们奔走相告,共同为河南有了自己的汽车轮胎而欢呼雀跃。

建厂三年历经无数坎坷的河南轮胎厂,终于迈出了这历史性的一步!

 

这张老照片,不仅仅是一个瞬间的定格,更是河南轮胎厂几代建设者们热血传奇的生动写照。它承载着无数的汗水、泪水和欢笑,见证了一个企业在困境中崛起、在挫折中奋进、在拼搏中不断壮大的历程!!

Copyright 2025 www.aeolustyre.com | All Rights Reserved

通迅地址: 河南省焦作市焦东南路48号 邮编: 454003 免费客服电话: 400-6592669 豫公网安备41081102000038号 豫ICP备05017632号-1